韵书
𥰙 𠠍 𢤂 𠻗 𣮉 𦃇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𤇴 𢓡 㺿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𡖂 𦝢 𢜽 𧢦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𥰰 𩊒 丿 𤤺 𢘽 𡢖 𢢞 𢰂 𧫚 𩪧 𩍘 𤹝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拼音:ní  韵部:
〈名〉
    (形声。从人,“兒”(ní)声。本义:小孩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反其旄倪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    • 垂髫之倪。——《旧唐书·玄宗本纪》
  • 又如:倪子(方言。儿子);倪倪(幼弱)
  • 涯际;边际
  • 又如:端倪(事情的眉目;头绪);倪露(露出端倪)
  • 端;头绪
  • 通“齯”。老人齿落复生的齿 皆黄耄倪齿也。——《列女传·鲁季敬姜》
  • 〈动〉 通“睨”。斜视
    • 龟俯者灵…左倪不类,右倪不若。——《尔雅·释鱼》注:“倪与睨同。”